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大连站长网 (https://www.041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全球供应链趋于虚亏、分化

发布时间:2021-06-03 17:39:46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经过长期的严格管控、相互隔离之后,全球电信市场终于在最近10年迎来了相对融合、宽松的大环境,各大通信厂商、运营商得以自由地在全球采购软硬件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球最佳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标准也从3G时代的分裂走到了5G时代的全球统一。

经过长期的严格管控、相互隔离之后,全球电信市场终于在最近10年迎来了相对融合、宽松的大环境,各大通信厂商、运营商得以自由地在全球采购软硬件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球最佳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标准也从3G时代的分裂走到了5G时代的全球统一。然而这种趋势从2018年起突然出现逆转,并在2019年进一步变得岌岌可危。

 

自从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美国政府很快就开始向世界宣战,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贸易规则。在压服了北美、西欧、日韩等亲密盟友之后,2018年起,美国与中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关税对抗。在此期间,中国通信巨头华为屡遭打击,一度被禁止采购美国生产的零部件、软件和服务等。尽管这些限制在不久前被放松了,但是却着实为中国通信产业敲响了警钟,中国从政府、公众到企业,都意识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华为一直严重依赖美国的专业技术,现在则大力发展替代供应源。对此业界的一致观点是,美国方面的限制可能在短期内影响了华为的业务开展,但是最终将促成一个更加独立、能力更加全面的华为的崛起。可以想象,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通信企业今后一定会设法拓展美国之外的供应链,最终导致美国以及与美国有联系的供应商业务萎缩。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向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施压,要求它们在为美国市场生产设备时使用非中国设备。为此爱立信、诺基亚可能会考虑转移部分生产线以及供应链关系,比如爱立信最近宣布准备在美国建立一家“智能工厂”。爱立信欧洲政府事务主管Gabriel Solomon否认这一计划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决定的,他的解释是爱立信在供应链方面有长期的战略计划,会尽可能接近主要客户。

 

多年来跨国公司之所以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现在爱立信决定在美国设工厂,从经济学上讲并不划算,不过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在美国设厂带来的成本压力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比如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爱立信在美国的智能工厂最初只需要100名员工。爱立信方面还证实,这个智能工厂将取代爱立信在美国的制造合作伙伴Jabil。

 

但人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使爱立信、诺基亚在美国的压力下在美国投资建厂,从而为美国客户供应产品,但是为美国带来的就业岗位却基本不会增加。这与特朗普宣称的增加美国就业的说法是矛盾的。

 

事实上,就爱立信而言,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北美的员工规模比东北亚缩减的更快。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时候,爱立信在北美的员工有14081名;到2019年3月,这一数字降至9246。同期,爱立信东北亚员工人数从13623人下降至13169人,远低于美国的缩减幅度。如今,东北亚地区员工在爱立信全体员工中的比例约为14%,高于2016年3月的12%,而在这期间,爱立信北美员工的比例则从12%降至约10%。

 

近日还有报道称,由于特朗普的限制措施扰乱了华为的商业活动,这家中国公司计划解散其美国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其850名员工将失去职位。这些情况都对特朗普增加美国就业的说法显得颇具讽刺意味。

 

在通信业界看来,无论设置贸易壁垒的初衷是什么,都不会改善任何一方的处境。对于国家来说,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全球通信技术标准有可能再次分裂,不过在国家之间对抗加剧的影响下,信息安全形势并不会比全球统一标准更好。对于企业来说,即使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在发达国家设厂的成本,但由于需要为不同的市场研发不同的技术和产品,失去了规模效应,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当然,这些糟糕的前景是可以避免的。全球通信行业需要联合抵制产业链分散化的压力,全力维护现有的体系。

(编辑:大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