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大连站长网 (https://www.041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争霸万亿自动驾驶商业化市场

发布时间:2021-07-21 06:49:2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未知
导读:副标题#e# 过去三年,自动驾驶的热度走出了一条微笑曲线。 从百度指数来看,“自动驾驶”在2018年达到高位,2019年在起起伏伏中回落,并在今年再次来到历史高点。 “自动驾驶”百度指数历年变化 2019年,Gartner发布的年度新科技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用于限定

第三类专注自动驾驶域控软件供应商,其实更准确的定位是Tier 1.5,上连整车厂和Tier 1的软件,下连Tier 2的硬件。国内企业中,映驰科技、东软睿驰、未动科技、纽劢科技,以及此前「甲子光年」报道过的国汽智控,也纷纷推出域控软件平台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

第四类则是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的Tier 1,以华为、百度、大疆为代表。

目前,华为MDC810计算平台已在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上实现量产,为吉利、长安、奇瑞、宝能等配套的国产ADAS供应商福瑞泰克已着手域控制器的研发;德赛西威为小鹏P7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3,其2020年出货量超过一万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基于英伟达ORIN计算平台的IPU04也处于研发中,计划2022年在理想汽车上装车量产。

在创业公司层面,宏景智驾、小马智行、智行者等也纷纷布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一方面为自身的系统集成方案配套,另一方面积极开拓OEM主机厂客户。

不过,中国智能驾驶Tier 1的生态刚刚起步,就已经开始有“内卷”的倾向。

在6月30日的上汽股东大会上,上汽董事长陈虹明确拒绝使用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汽认为,如果车厂与第三方自动驾驶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公司就成了灵魂,车厂就成了躯体,而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在今年3月刚刚投资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Momenta,而Momenta在2019年就推出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pilot。

此前一直有业界猜测华为会不会造车,实际上华为只要做好Tier 1的角色,其市场地位就类似“中国的博世”,而我们也一直缺少这个角色。希望在这一次智能汽车浪潮中,中国的Local Tier1能够成长为Global Tier1。

两个千亿市场:最后一公里出行

无人配送:格局基本已定

无人配送是低速自动驾驶的重要场景,解决载物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目前无人配送最主要的场景是快递和即时配送,后者包括外卖、生鲜宅配、商超零售、医药配送等。

假设一辆无人配送车需要15%的运维费用,按使用寿命 3 年计算,摊销到每月成本约为 4792 元,显著低于快递员平均薪酬水平(6281元)。据辰韬资本测算,2021年快递和即时物流末端配送总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并且还在快速上涨。

早在2016年前后,美团、京东、阿里等企业就开始了相关技术研发,近年来又陆续诞生了多家创业公司。2020 年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无人驾驶末端配送的落地。京东、美团、百度、菜鸟、行深智能等开启外卖、餐饮、快递、邮政等无人配送,新石器、白犀牛参与了武汉雷神山等医院的医疗和生活物资配送。

目前国内布局无人配送运营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阿里、京东、美团等自带物流配送业务的科技公司,采用软件自研 +硬件采购+自运营的方式,通过无人配送实现旗下物流配送体系的降本增效,三家目前都在试运营阶段,运营车辆数在几十台到百余台之间。

第二类是从自动驾驶技术切入特定场景的初创公司,期望在低速载物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比如白犀牛联合永辉超市推出零售无人配送,行深智能在江汉大学、苏州高铁新城推出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等。

第三类是有主机厂及 Tier1 背景的企业,如毫末智行、东风,这类企业有传统汽车制造业基础,首先从底盘、车辆供应角度切入市场,并提供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争霸万亿自动驾驶商业化市场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

去年,前投资人、易咖智车CEO舒亮告诉笔者,低速无人配送小车赛道的入局窗口期可能不会延续太久了,“在2020年末还未进入的创业公司,留给他们的机会可能就只存在于一些很细分的场景中了。”

Robobus:to G的新生意

除了物流需要“最后一公里配送”之外,人也需要“最后一公里出行”,这就是Robobus,也称作无人小巴。

在城市中,车流从主干道进入支部的微循环道路系统,再汇入其他干道的过程,称为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目前,国内的微循环公交应用正在迎来爆发期,东莞市已经开通20条微循环公交路线,投入140辆微型巴士;广州市开通了4条便民路线,投入的便民车数量超过100台。

公开道路的Robobus形态有两种,第一种是介于乘用车与传统公交之间的微循环巴士,可以拉9~15人,其代表企业为轻舟智航。轻舟智航推出的“龙舟ONE”已在苏州、深圳、武汉、无锡等城市落地,此前已在江苏启动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项目。

第二种普通公交车的智能化改造,一般为32座车型,其代表企业为希迪智驾。去年7月,希迪智驾以1亿元的总价中标长沙市政府“头羊计划”中的“数字交通车载智能终端技术改造项目”,其具体内容是在2020年内,完成对2000余辆公交车、400辆渣土车和400辆环卫车的智能改造,通过后装的定制化的C-V2X车载设备OBU 3.0,在道路上安装的智能红绿灯等路侧设备以及云端系统的协同,提供辅助驾驶和公交优先等功能。

相比Robotaxi是一个to C(自己做运营)或to B(技术提供方)的行业,Robobus更像是一个to G(政府部门)的项目。Robobus偏向城市基础交通设施概念,地方政府的需求也不仅仅是“自动驾驶”,而是内涵更广阔的“智能驾驶”——是智慧交通和更大范畴的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Robotruck的情况类似,Robobus也会遇到Robotaxi的降维打击问题,而且由于都是载人,两者会更加接近。对此韩旭曾有过这样的表示:“今天你做低速、慢速物流园区,很有可能在未来3~5年内会被一个强大、占据战略市场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降维打击,这是会发生的事情。”

文远知行也身体力行,在去年下半年落地与宇通集团合作的Robobus,目前已在广州生物岛、南京生态岛与郑州进行路测与试运营。

(编辑:大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